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突发,全国进入全面抗疫阶段,并应急救援武汉等区域。应急救援管理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针对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2月下旬,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提出“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助力企业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的行动计划”。作为行动计划一部分,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创新设计分中心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联合发起“2020中国应急救援创新设计大赛”。本次大赛属于大型公益活动,以“创新设计提升应急救援质量”为主题,针对疫情应对中出现的不足,结合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现状,通过设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来更好地驱动应急救援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从而提升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欢迎全国创新设计从业人员及爱好者踊跃参加,发挥自身设计特长,同心战疫。!
组织机构
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创新设计分中心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
浙江省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研究重点实验室
数字创意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际设计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海上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长三角创新设计产业联盟、京津冀经济区创新设计产业联盟、数字创意内容创新产业联盟、健康工程创新设计产业联盟、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农业装备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健康医疗产业创新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宁波和丰创意广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浙江大学—北斗航天联合创新设计工程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山东新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省会展学会、全球征集网(名单持续更新)
更多赛事信息请关注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创新设计分中心及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公众号,或通过赛事交流微信群实时沟通。
系统支持: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创新设计分中心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曹光彪高科技大楼东楼101室
联系人:叶晓云 电话:13858023346
联系人:朱 军 电话:15967164645
2020中国应急救援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办公室
地 址: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1-B210
联系人:吴 群 电话:18658165716
联系人:虞宇翔 电话:15857135716
邮 箱:idac2020@126.com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创新设计分中心
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
赛事交流微信群
每类作品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若干。此外,设立最佳组织奖及优秀组织奖,对组织和参与大赛活动成效突出的学校或机构予以表彰。
所有优秀作品入选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创新设计知识服务系统平台,并颁发入选证书。评审出的获奖作品由海上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等机构推荐参评本年度“好设计”奖。“好设计”奖由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于2015年设立,2017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备案登记,编号为0283。
参赛规则
大赛以个人或团队为参赛单位,参赛对象包括高校、设计机构、制造企业、职业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同一参赛单位可提交多个参赛作品。
3月1日-5月15日征集参赛作品。5月20日大赛作品评审。
1) 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突出创新性、智能化,并具有文化、科技、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等特征,同时兼顾理念新颖性及工程可行性。
2) 作品须是参赛者原创作品(不得侵犯第三人的知识产权)。
3) 作品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大赛主办方有对作品进行展示、宣传、推广、出版等权利。
1) 作品展示排版JPG格式电子文件不多于3幅,版面为横向排版,A3大小且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2) 产品设计类作品电子文件应包含:报名表、不多于3幅的作品版面(内容包括设计主题、三维效果图、产品三视图及尺寸、使用情境及结构细节表现等,并配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对应原理介绍)、介绍性视频(自行选择添加);服务设计类作品电子文件应包含:报名表、不多于5幅的作品版面(内容包括用户旅程、服务蓝图、利益相关者图、系统框架等服务模式与内容创新的具体解决方案,以及服务系统其他相关说明)、介绍性视频(自行选择添加);其他设计类可参考产品设计类和服务设计类提交。
3) 版面内除标注作品名称外,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和与作者相关的其它信息。
4) 为不影响文件上传,注意作品文件的整体大小不超过10M。
1) 参赛作品以大赛专题的报名系统进行投递,参赛人员需点击进入报名系统,并填写相关参赛信息和按要求上传作品。
2) 如因其他原因未能通过报名系统提交的,可以通过邮件方式投递。大赛邮箱:idac2020@126.com
3) 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大赛秘书处办公室。
大赛组委会设评审委员会,构成人员包括联合主办单位代表、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行业代表等,按照评审规则、评审细则和分工,负责各评审阶段参赛项目的评判和打分,负责处理竞赛和评审过程中的行业、专业和技术等相关问题。